大阳城4官方娱乐>>传媒>>大阳城4官方娱乐网站

义乌未来社区:打造共同富裕最小单元

 ——浙江义乌未来社区调研报告

2023年06月25日14:28 | 来源:大阳城4官方娱乐网站
小字号

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,“完善社会治理体系。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,提升社会治理效能”,“完善网格化管理、精细化服务、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,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”,“建设人人有责、人人尽责、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”。

2019年,浙江省政府首次提出“未来社区”概念。“未来社区”是指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为根本目的的人民社区,是围绕社区全生活链服务需求,以人本化、生态化、数字化为价值导向,以未来邻里、教育、健康、创业、建筑、物业、治理等九大场景创新为引领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。 同年,义乌市启动省级“未来社区”试点创建工作,结合城乡风貌整治提升、老旧小区改造、美丽城镇建设、城市有机更新等联动推进,着力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和人民幸福美好家园。

截至目前,义乌当地已有24个社区列入省级未来社区创建名单,3个社区挂牌命名,其中鸡鸣山未来社区被评为全省首批场景运营“最佳”实践优秀案例,鸡鸣山、丹溪、永祥、词林、宾王5个社区列入全 省首批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“一老一小”服务场景名单。

大阳城4官方娱乐网站于2023年5月赴义乌市开展实地调研,先后走访鸡鸣山、词林等基层社区,并与当地相关部门开展座谈交流,总结有益经验,以期助力“网格化管理、精细化服务、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”的相关探索。

一、引导中外居民和专业机构共同参与,实现共建共享

一是坚持居民自治,创新实施“以外调外管外”机制。

义乌多个社区设立制度机制,强化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,充分发挥党员群众、物业企业、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的作用,激发居民参与公共事务、调解邻里纠纷、监督社区工作的积极性,为构建社区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提供理论、机制、组织和物质等方面的指导与支持。

例如,作为全市境外人员居住密度最高的社区之一,江东街道鸡鸣山社区专门为外国居民成立“国际联盟群”,并成立以外国人为主体的“民情议事会”,探索大小事务由“黄皮肤”“黑皮肤”“白皮肤”商量着办,赋予外国居民充分的话语权和参与空间。鸡鸣山社区还在全省率先成立“中外居民之家自治委员会”,创新实施“以外调外”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,由社区党委书记担任主任,吸纳若干名境外人员担任调解员,共同做好涉外纠纷调解、政策宣传等工作。

再如,针对辖区流动人口比例高、商业街区数量多、小区形态复杂、治理难度大的特点,稠城街道词林社区依托小区居民议事点、竹林议事角、睦邻之家等自治议事场地,将议事功能从社区延伸到小巷、院落,实现“社区搭台、居民唱戏”。按照“一事一议、急事急议”要求,由微网格长每月发布议事项目,常态化开展楼道圆桌会、居民议事会,引导居民共商共解邻里难题,营造“有事大家议论、有难大家帮”的浓厚氛围。

词林社区还在全市首创居务监督联络员队伍建设,队伍由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从社区“两代表一委员”、党员代表、居民代表、楼道长及志愿者骨干、商户代表等群体中择优选聘。居务监督联络员协助社区监察工作联络站开展收集廉情信息、帮助上传下达、监督工作作风、宣传廉政知识等工作。联络员还全面参与社区网格员每月工作落实情况打分、社区干部半年评议、年终考核、评优评先等工作,并有一定的话语权。

作为集聚大量外国客商及外贸货代公司的社区,词林社区同时还在辖区不同行业、不同地域、不同群体中设立若干营商环境监测点,其中既有外商,也有少数民族经营户。附近的联络员定期会开展上门走访,听取监测点代表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向社区反馈,通过这种形式的帮扶解困,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营商环境。相关统计显示,截至2023年6月初,词林社区联络员累计收集办理、监督执行群众服务事项3365条,群众满意度测评达98%以上。

词林社区居务工作联络员聘任暨营商环境监测点授牌仪式(摄影:义乌词林社区提供)

词林社区居务工作联络员聘任暨营商环境监测点授牌仪式(摄影:义乌词林社区提供)

二是引入专业机构,探索“社区合伙人”模式。

多个社区引进和协调第三方专业服务团队,如商城物业公司等,对社区公共服务、商业管理、数字化运营等领域进行有序管理。同时,鼓励法律、消防等专业人士加入社区治理,提供“家门口的专业服务”,帮助调解各类纠纷,处理棘手问题。

如鸡鸣山社区于2014年建立全国首个社区境外人员服务中心,与外事、税务、商务、出入境管理等部门高效协同,结合外国居民反映较集中的热点,精准推送减税降费、税费改革、市场动态、子女就学等方面信息,并依托专业团队提供专业服务,解决各类纠纷。

再如,为帮助社区内集聚的大量外籍客商真正融入社区大家庭,词林社区通过牵引市级资源,于2021年建立首个社区级移民事务服务站,为外籍客商提供涉外企业备案、租房指导、签证办理等10余项服务。据了解,该服务站每日接待境外人员达100余人次,办理各类事项300余件,在深化“最多跑一次”改革的同时也有效优化了城市营商环境。词林社区还培育出“马世云调解工作室”、“奈德之家”等本土化品牌社会组织,为广大辖区居民提供纠纷调解、志愿活动等专业化社会服务。

“奈德之家”组织社区居民参加端午节活动(摄影:义乌词林社区提供)

运营模式和资金来源方面,当地不少社区探索“公益+微盈利”未来社区合伙人运营模式,开展市场化、多渠道的居民增值服务,形成“模式可复制、成本可控制”的未来社区长效建设之路。具体来说,通过建立“政府主导-无偿/低价使用公共空间-经营收益回馈”的模式,由政府先期提供一定补助,第三方合作机构借助社区提供的低价公共空间,以“普惠+抵偿”等商业模式分级运营,推动文化体育、教育培训、社会自治等多元类型活动的项目化运行,探索实现物业增值服务、小区公共区域、社区商城等服务营收的逐渐提高。此外,不少社区还通过公益创投、外聘商演、居民众筹、荣誉奖励、对外经营等形式实现自我造血。

三是因地制宜,量身打造特色未来社区。

义乌市针对不同社区特点,差异化量身打造未来社区,形成各具特色的村居。

鸡鸣山社区党委副书记经菁介绍,针对境外人员多的特点,社区开设“家门口的孔子学院”、“民族团结融书院”等,为少数民族同胞和外籍居民提供汉语培训,让外来居民更快融入义乌;社区还开展“我们的节日”等文化交流活动,让他们更好地了解义乌;引导外籍居民参与“洋打更”“国际老娘舅”等基层治理志愿服务,志愿活动获取的积分可兑换汉语课程。

鸡鸣山社区组织外籍居民体验中华传统文化——剪纸(摄影:义乌鸡鸣山社区提供)

鸡鸣山社区组织外籍居民体验中华传统文化——剪纸(摄影:义乌鸡鸣山社区提供)

为服务好辖区内数千名少数民族同胞,真正实现“民族团结一家亲”,稠城街道宾王社区党委成立浙江省首批少数民族挂牌工作室“和合堂”,通过发动少数民族党员担任调解员、宣传员,组建“石榴籽”志愿服务队,解决少数民族群众就医、住房等各类生产生活问题。同时,宾王社区还经常以传统节日为“粘合剂”,开展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引导各族群众在文化交融中加深互相了解,拉近彼此距离。

二、聚焦切身需求,打造“一老一小”友好服务圈

围绕居民“一老一小”以及医疗健康、托育教育等高频需求,不少社区积极延伸服务触角,在小区布局打造亲子驿站、老年幸福食堂、智慧健康站、残疾人服务站等微网格活动空间,为居民提供幼儿托育、公益课程、老年就餐、医疗健康、就业支持等全周期多元化服务。

一是优化“一老一小”服务。

为方便老年人生活,义乌实行全域无障碍适老化改造;升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,提供自助体检、日间照护、“共享天伦”等助老惠老服务;整合辖区内专业教育资源,开设老年大学教学点,引入专业团队常态化开展阅读、书法、手工、合唱等课程,丰富老年人群精神文化生活;成立老年幸福食堂,社区老人可优先享受优惠且营养丰盛的餐食服务。

义乌整合全市优质教育资源,加快“育在社区”能力体系建设,为居民提供幼儿托育、亲子活动、家庭教育等幼育服务。

如词林社区、宾王社区等引进专业托育团队,专门为18个月到3岁的婴幼儿提供普惠托育场所及服务,减轻青年父母育儿压力,促进鼓励生育政策落地落实。

还有部分社区联合第三方教培机构定期开展家长学校、课外兴趣班等,丰富儿童课余生活,满足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服务需求。

二是优化健康服务。

加快打造智慧健康站,融合“家庭病床”“数字家医”等线上应用,为社区居民提供自助体检、健康科普、云药房等“一对一”服务,实现“社区在线检查、连线线上名医、无人药房智能配药”等功能。

三是优化日常生活服务。

不少社区整合辖区内社会资源,为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物业维修、快递运送等生活服务。

词林社区党委书记朱福生介绍,该社区整合辖区物业资源,本土化培育“橙心帮”准物业管理服务团队,建立“橙心帮”准物业服务站,为社区居民提供水电维修、管道疏通、废旧家具清运、应急开换锁、房屋修补以及工具借用等惠民服务,目前已完成所有小区全覆盖。

此外,词林社区还依据小区人员密集程度,设立智能快递柜、小区快递驿站等,为居民提供更为便捷的快递服务。

三、数字赋能,推动社区治理更加精细、科学、高效

义乌市近年来持续在“云端”布局,通过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手段,持续探索社区治理服务信息化、数字化、智能化,构建“村居—网格—微网格(楼道、楼栋)”治理体系,搭建一体化智慧治理平台等硬件设施,推动实现精准施策和科学治理。

一方面,推进平台互通和“一体落地”。

义乌市近年来持续推进数字化改革,打通96150、12345、“浙里访”、基层治理四平台(综治工作、综合执法、市场监管、便民服务)等系统,贯通“浙里未来社区在线”应用,全面对接清廉钉办、健康义乌、信用义乌、智汇义乌等特色应用,实现“城市大脑+未来社区”等跨场景服务落地,打造集用户端、运营端、服务端、治理端为一体的未来社区应用场景。

另一方面,加速实现“智能速办”和“减负增能”。

依托平台的联动互通和协同顺畅,各种惠民政务服务直达基层群众,形成一站式入口、一键式直达。群众多样化需求得以汇总归集、智能感知、智慧研判和精准满足,有助于提高社区管理服务的质量和效率,推进未来社区高质量发展建设。

如鸡鸣山社区的“未来社区”智慧服务平台已覆盖邻里、健康、教育、创业、服务等8大场景58个应用,居民可在线完成预约挂号、参与议事、活动报名、幸福学堂预约等高频事项。

词林社区则在社区智慧平台上设置联系群众、志愿活动、有事找社区等模块,居民可在手机端上报需求问题,实现社区服务预约、信息资源互通、监督情况反馈等功能。同时,各网格内均设立“有事找社区、就近找网格”电子显示屏,居民可实时察看事项办理进展。

据介绍,未来社区建设还帮助社区干部“减负增能”——通过数据共享、数据赋能、数据跑腿,大大减少了报表和会议,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服务精准度,同时,社区干部还可以把更多精力腾出来服务居民、解决困难。

四、工作特色与经验总结

总体来看,义乌市在未来社区建设过程中,持续开展创新探索,体现出以下鲜明的特点:

一是针对外籍人员、少数民族等外来流动人口比例高的现实情况,不少社区创新实施“以外管外调外”等居民自治机制,定期开展各类文化交流和教育培训活动,破局国际社区基层治理,促进国际文化交流和各民族融合发展。

二是探索“公益+微盈利”未来社区长效运营机制,引导鼓励市场、社团组织和居民个人等多元主体参与社区公共事务,推动社区文体、教育培训、社会自治等活动的项目化运行和多元化开展,致力于为社区居民提供优质、均衡、可持续的公共服务。

三是聚焦“一老一小”并进行有益的探索,通过适老化改造以及幸福食堂、托育场所等硬件设施的建设,营造出尊老爱幼的友好社会氛围。

四是注重将数字技术广泛应用于社区运营与社区服务。一方面,运用数字化手段构建空间、服务、治理等多领域社区智慧环境,实现惠民政务服务等线上优质服务一键直达,提升社区服务的完整性和便利度;另一方面,充分利用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等先进技术,构建智慧服务平台,打通数据壁垒,推进公共资源下沉,大大提升社区优质服务的可触达性。

浙江义乌对于基层治理和未来社区建设的探索,提供了以精细化、信息化、智慧化提升社会治理水平的有益经验,其做法和经验值得深入探讨,其未来的迭代升级与发展走向,值得关注追踪。

调研组成员:

唐维红  大阳城4官方娱乐党委委员、监事会主席、大阳城4官方娱乐网站院长

刘志华  大阳城4官方娱乐网站副院长

张悦     大阳城4官方娱乐海外传播部副主任

刘珊    大阳城4官方娱乐网站研究员

报告执笔:刘珊、刘志华

(责编:刘珊、刘志华)

分享让更多人看到

推荐阅读
  
  
传媒推荐
  • @媒体人,新闻报道别任性
  • 网站运营者 这些"红线"不能踩!
  • 一图纵览中国网络视听行业
返回顶部